課程模組簡介
著重設計分析及發掘問題的學習與推演,綜合出完整的設計目標,且能以有系統性探索的發想,產生具有創新的構想;並能以社會永續發展的道德倫理解析其優劣,精煉出正確解決之設計方案。
學習發掘問題、解析問題、界定範疇、深度構思、篩選方案的方法與策略,體認設計過程之真實使用情境、限制與條件、程序合理性與適時性…等等的開展演繹;最後獲至設計構思與真實世界的差異與分野,知曉實務設計的精髓。
專業知識:專利與設計、使用者數位介面設計、使用者經驗設計、人機介面設計、計經營與管理、作品與發表
相關專業:創意整合行銷、展示設計、包裝設計
電腦輔助:電腦參數數位設計、電腦輔助3D建模
設計培育:設計開發(1)、設計開發 (2)、設計專題(1)、設計專題(2) 、校外實習
.jpg)
圖1. 設計之知識技能相關圖示
圖1顯示人文素養與思考訓練課程是在初階段時實施,但是此二項在進階設計課程更是融入了專業知識,相關專業及專案設計的學習容;但腦輔助設計的複雜度及困難度增加許多。又人工智能相關的修課,可更真切的參與,設計思維更顯得完備與精細。校外實習也更實際強化了設計培育品質的提昇。

此模組由二年四個學期完成學習,由五位老師一起研討課程的教學內容與範圍,也考慮其難易度,於每學期實施前調整其內容及進度。每年會有較全面性的課程討論,並做成結論協議,再於本系課程委員會提出課程修正。
經過此模組課程學習,學生會具備以下之能力:分析力、整合力、創新力、知識力、邏輯思考、電腦立體建模及分析力。
模組
|
科目中文名稱
|
科目英文名稱
|
學分
|
時數
|
開課學期
|
備 註
|
核
心
進
階
設
計
|
設計開發 (1)
|
Product Development (1)
|
3
|
6
|
大三上
|
必修
|
設計開發 (2)
|
Product Development (2)
|
3
|
6
|
大三下
|
必修
|
參數數位設計
|
Parameter Digital Design
|
3
|
3
|
大三上
|
選修
|
使用者經驗設計
|
User Experienced Design
|
3
|
3
|
大三下
|
必修
|
使用者數位介面設計
|
Digital Interface Design
|
3
|
3
|
大三上
|
選修
|
人機介面設計
|
Man-Machine Interface Design
|
3
|
3
|
大三上
|
必修
|
專利與設計
|
Patent and Design
|
3
|
3
|
大三下
|
必修
|
創意整合行銷
|
Creative Integrated Market
|
3
|
3
|
大三下
|
選修
|
校外實習
|
Practice
|
3
|
3
|
大三下
|
選修
|
小計 : 必修 15 學分 選修 12 學分
|
設計專題 (1)
|
Project Design (1)
|
3
|
6
|
大四上
|
必修
|
設計專題 (2)
|
Project Design (2)
|
3
|
6
|
大四下
|
必修
|
設計經營與管理
|
Design Operating and Management
|
3
|
3
|
大四下
|
選修
|
包裝設計
|
Package Design
|
3
|
3
|
大四上
|
選修
|
作品與發表
|
Design Presentation and Portfolio
|
3
|
3
|
大四下
|
選修
|
展示設計
|
Exhibition Design
|
3
|
3
|
大四上
|
選修
|
校外實習
|
Practice
|
3
|
3
|
大四下
|
選修
|
小計 : 必修 6 學分 選修 15 學分
|
總計
|
必修 21 學分 選修 27 學分
|
學生個人設計空間:4間
汽車設計及油土模型製作工作室 :4間
金工工坊 :1間
陶瓷工坊 :1間
陶瓷3D列印工作室:1間
木工廠:1間
金屬加工廠:1間
雷射切割工作室:1間
研磨無塵室:1間
產品3D列印工作室:1間
教學方法:
師徒制教學法 – 示範教學及學生現場創作 ,面對面及一對一實施設計討論。
啟發式教學法 – 因材施教,共同訂定學習目標,給與方法探索與分析 。
學習方式:做中學、學中做 、繪中思、思後修。以實作為起點,構思為其程;繪圖是手段,不斷修正,達成目標。
學習場域 :校內設計工作室、實作工坊、校外實習
作品產出:各項形式美學立體作品、簡易產品構想及模型、初步交通載具構想及模型。
成果展演:國外展覽 、國內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