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兼任老師

人間國寶 施鎮洋

人間國寶 施鎮洋

自我介紹: 施鎮洋,1946年出生於人文薈萃、工藝鼎盛的鹿港,自小受家庭工藝背景的影響,在國小時期便展現工藝面的藝術才華;十餘歲即隨侍父親施坤玉(知名大木作匠師)接觸傳統廟宇建築,也因此機緣對木雕產生濃厚興趣。 少承庭訓教誨,練就一身能於執業的技能,然有感於僅初中肄業的學識,想在雕刻業界有傑出表現,恐能力甚有單薄,毅然朝終身學習的方向作努力,在十八歲時利用業餘隨漢學大師周定山老師入門漢學,之後努力自學,在雕刻圖案的意涵上也較容易知形會意、一窺管豹。長期在職場受父親薰陶的關係,很快在業界頗負名氣。 1965年~1978年隨侍父親先後參與里港?慈宮、大甲鎮瀾宮、竹山李勇廟、大庄浩天宮、台中孔廟二期神龕、彰化太極恩主寺等工程。二十五歲那年(1970年)即獨立承攬大甲鎮瀾宮媽祖神像後面雲龍堵等五面雕刻工程,同時在雲龍堵表現的形式上也打破以往的案例;傳統的方法是以白灰壁畫上水墨即算完成,改以木雕呈現,再貼上金箔使視覺上倍加莊嚴,讓參拜者如沐神恩;以立體取代平面當時此工程算是創舉,之後也形成流行風潮。 1979年起成立華泰雕刻工藝中心(自立),先後承作彰化福吉佛堂神龕與大八仙桌、彰化城隍廟神輿、大八仙桌、長案、彰化太極恩主寺凌霄寶殿中港神龕、白雲寺神龕、鹿港施姓大宗祠四樓中港神龕、彰化元清觀神輿修護、承修三級古蹟鹿港城隍廟雕刻部份等廟宇雕刻。 民國七十一年(1982年)因參與「鹿港民俗才藝活動」遇到當時的副總統謝東閔先生,受其一番鼓勵的話,積極思考將大型華麗的廟宇傳統木雕小樣化,轉而從事木雕藝術創作。將原本高貴難親的廟宇木雕藝術平民化,保留傳統木雕的吉祥符號內涵,將作品更精緻化、小樣化便於收藏家收藏。 逐漸將所從事的木雕工作由最早的廟宇神龕等大型雕刻作品,轉而發展小型藝術創作,並依客戶要求創作獨立且具內涵的雕刻藝術品,因作品精細且保留雕刻過程中的雕鑿痕跡作品頗受民間收藏家的喜愛。除民間收藏外更有多項作品被公單位所典藏,同時時常參加國內外展覽。1988年承作木柵動物園「中華的動物-龍」木雕作品長凡二丈餘,補足動物園內的十二生肖。 執業過程中不斷的思考、創作,不論是雕刻技法或作品設計等方面。作品外貌表達除了直接具體樣貌體現外,更嘗試創作中加入現代抽象意識與傳統符號意涵的結合,使作品更提升其藝術價值,所創作的作品多數有參與展出。近年作品更大膽加入其他媒材的元素運用,使傳統工藝更具現代感,作品尚未完成便被民間收藏家指定收藏;在不斷創作的過程中體認傳統工藝的保留,除了技法的傳習外亦需結合新世代的創新元素才能將傳統工藝保存並發揚。 創作執業過程中,除了自我藝術賞析水平提升與木雕技藝的研究外;因早期參與並承辦民俗才藝活動,瞭解到傳統手工藝的式微與受到大量機器產品的低價衝擊,憂心因市場取向導致傳統木雕技藝出現從業人才的斷層。此一問題當時亦獲得政府相關單位的重視,為此開始配合政府積極的投入木雕藝術傳習工作,希望藉由技藝傳承這個播種動作,推廣木雕藝術,即便短期內無法培養優秀的木雕人員,也希望能將木雕藝術的欣賞帶入家庭。 於是自1986年起擔任省教育廳木雕薪傳研習班老師(于彰化文化中心執行),一開始的傳藝工作是針對一般的社會民眾授課,直到民國八十六年由文建會委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執行的「施鎮洋木雕保存與傳習計畫」才採以種子學員方式培養專業的木雕人才。由於傳藝過程中感覺以特定對象的少員方式教學,無法很快的將傳統藝術雕刻之美推薦給更多的民眾,於是在1998年成立「華泰文史工作室」收集木雕相關文獻與文物資料,並出版木雕藝術相關書籍,藉由書籍的傳遞向大眾介紹木雕藝術之美,並時常受邀演講講授木雕藝術之美與傳統木雕符號意涵,希望可以將木雕藝術推廣給社會大眾。並自2000年起將傳統雕刻帶入校園在學校開學分授課。 由於對木雕藝術的投入與積極推廣,1986年榮獲國際獅子會民間寺廟「金獅獎」,1992年榮獲第八屆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傳統工藝類木雕獎項,1996年榮獲台灣省文藝作家協會-中興文藝獎章「雕刻獎」,並於2009年經彰化縣政府同意登錄為傳統藝術保存者(傳統工藝美術-傳統木雕) ,同年亦獲「國家工藝成就獎」殊榮。2011年榮獲國家指定重要傳統藝術-傳統木雕保存者「人間國寶」殊榮。 目前於藝術創作外,多數的時間用在技藝的傳承與文獻閱讀與收集,木雕技藝傳承除了針對社會人士所設計的短期班外,更將木雕技藝帶入校園,希望藉由校園時期的藝術欣賞培養,提升同學對木雕藝術存在價值的認同,更可藉此吸引更多的人願意學習與接觸木雕。 重要專業經歷一覽表 (依年度及職務屬性擇要列舉) 起迄時間 服務單位 職稱 2012- 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 施鎮洋傳統木雕傳習計劃 傳習藝師 2002-2022年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學系 兼任教授 2007-2019年 私立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 兼任教授 2001-2022年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典藏委員 2017年 彰化縣磺溪美展立體工藝類 評審委員暨招集人 2017年 新竹美展 評審委員 2016年 花蓮縣第二屆全國原住民族木雕競賽 評審委員 2013年 2013裕隆木雕創新獎 評審長 2013年 台灣工藝競賽傳統工藝組 出審、復審、決審 評審委員 2013年 台灣國際木雕競賽傳統組 初審評審委員 2011-2012年 中華民國傳統匠師協會 理事長 2012年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101年度大學校院通識教育暨第二週期系所評鑑 評鑑委員 獲獎紀錄 (依年度及特殊屬性擇要列舉) 獲獎年度 獎項名稱 西元2011年 文建會指定為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傳統工藝美術-傳統木雕) 西元2011年 獲選彰化縣百歲百傑 西元2009年 第三屆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 西元2002年 榮獲文建會薪傳榮譽狀 西元2000年 榮獲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資深文化人獎 西元1996年 台灣省文藝作家協會-中興文藝獎章「雕刻獎」得主 西元1992年 第八屆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傳統工藝木雕類得主 西元1986年 國際獅子會民間寺廟雕刻「金獅獎」得主
研究專長: 1999《鹿港龍山寺.天后宮木雕藝術概覽》 2014《人間國寶:施鎮洋木雕藝術專輯》 2016《游刃三毫米》 2018《花樣早浮現》 2021《鏤透迎春暖》
授課領域: 木雕、傳統木雕
施懿紋

施懿紋

自我介紹: 祖父施坤玉是設計與建造廟宇的大木匠司,父親施鎮洋承襲祖父設計工作的同時,也是一位專業的木雕師傅。少時接觸家業協助做二手工作,後擔任父親木雕傳習計畫助理,民國91年起開始傳統木雕習藝生涯,並於101-104年擔任施鎮洋傳統木雕傳習計畫之傳習藝生。 施懿紋,是施鎮洋3位兒女中唯一承襲家傳技藝的人,她自幼在充滿扁柏、紅檜、牛樟等木頭香氣中長大,阿公和爸爸都是傳統木雕中的佼佼者,儘管她在大學時期念的是逢甲大學財稅系,畢業後也曾到工程公司當會計達十餘年之久,但在家業的耳濡目染之下,後來又擔任父親木雕傳習計畫助理,一切的機緣走向,似乎註定她要成為傳統木雕的接班人。 2012年因為文資局辦理的重要傳統工藝傳習計畫,讓施懿紋真正有系統的跟著父親學習各項技法,包括陰刻、浮雕、透雕、圓體雕、圓柱體雕,以及木頭紋理的認識與掌握等等。而在習得基本技法後,就從實作中摸索領悟,從題材的產生、構圖、選木頭到貼圖及運用各種刀具雕刻,其敲打力道與下刀粗細、高低的拿捏,一點都馬虎不得。 目前就讀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的施懿紋,在忙於課業的同時,也在宜蘭傳藝園區駐園及幫忙家業中,展現木雕技藝,她給自己的角色定位是:記錄保存傳統木雕資料與技法;並且不斷的努力創作及推廣。
研究專長: 2023《施鎮洋傳統木雕之研究》北藝大碩論
授課領域: 木雕、傳統木雕